学校概况

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,历经传承演变,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,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,学校更名为武汉大学。

武汉大学校徽为正圆形,内圈正中为老图书馆线条造型,表达学校独有地标特征和文化标志;中间下书阿拉伯数字“1893”,为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创办时间;内外圈间,上方为武汉大学英文名称“WUHAN UNIVERSITY”,下方为中文汉字毛体校名。标准校徽为双色校徽,由珞珈蓝(R:0 G:37 B:84;C:100 M:79 Y:12 K:59)和珞珈绿(R:17 G:87 B:64;C:89 M:19 Y:72 K:60)两种颜色构成。

校标是一个平衡的整体,为适应不同场合和环境,特规定了校徽与标准字等多种常用组合方案,以确保学校视觉形象传达的清晰、完整和统一。

   

1993年,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,经校务委员会审议,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: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。

“自强”语出《周易》“天行健、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意为自尊自重,不断自力图强,奋发向上。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。我校最早前身为“自强学堂”,其名也取此意。

“弘毅”出自《论语》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一语。意谓抱负远大,坚强刚毅。我校30年代校训“明诚弘毅”就含此一词。

用“自强”、“弘毅”,既概括了上述含义,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。

“求是”即为博学求知,努力探索规律,追求真理。语出《汉书》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”。

“拓新”,意为开拓、创新,不断进取。

概言之,我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: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,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、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,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,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开创新局面,取得新成绩,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,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。

武汉大学校旗旗面为红色(R:222 G:41 B:16;C:0 M:82 Y:93 K:13),正中为毛体“武汉大学”四字,左上角为标准双色校徽。规格为长192cm、高128cm和长240cm、高160cm两种,可在不同环境下选用。

校名徽章以标准校名为基础进行设计制作。共有两种形式:白底红字为学生佩戴;红底白字为教职工佩戴。校名徽章的规格为长50mm、宽15mm、厚度1.2mm,用于重大场合佩戴使用。

现行武汉大学校歌为1998年所征集,陈望衡等作词,陈国权谱曲,歌词为:

1893年11月29日,湖广总督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《设立自强学堂片》,并获得批准,自强学堂(武汉大学前身)正式创办。后来,学校将11月29日定为武汉大学的校庆日。

武汉大学标准色是珞珈蓝(R:0 G:37 B:84;C:100 M:79 Y:12 K:59)和珞珈绿(R:17 G:87 B:64;C:89 M:19 Y:72 K:60)。为满足不同情况下使用需要,提供珞樱粉、东湖蓝、秋桂黄、春藤紫、黉瓦绿、霜叶红、晨雾灰等7种颜色作为辅助色。


辅助图形主要有珞珈青瓦守端纹、珞珈山海祥云纹、珞珈展翼歇山纹、珞珈书韵云雷纹、珞珈紫璃攒尖纹等5种,使用时应遵守辅助图形规范。